太累!江西一名科主任工作期间累成脑出血!上海一名脑梗专家因过劳而脑梗!重庆大三甲超9成医务人员体检指标异常!为何医者难自医?

时间:2025-09-10 12:17:26   来源 网络   作者:网络

江西一名科主任工作期间累成脑出血!

上海脑梗专家因过劳而脑梗!

近期,多名科主任工作期间因过劳而卒中,令人心痛又担忧,医生的健康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96日,江西一名医务工作者发文对医生群体的健康问题表达出了深度担忧,她表示:“今天我们医院一个科室主任下午突然剧烈头疼,瘫在椅子上,当时以为是昨天晚上做急诊手术没休息好导致的头痛,想着休息一下能缓解,结果过了10多分钟还是剧烈头疼,人也站不起来。于是叫科室的医生带他到急诊科就诊做了颅脑核磁共振、颅脑CT、头颈部血管造影,最后确诊:脑出血。我们医院这位主任45岁,本来就有高血压病史,昨天晚上凌晨200做急诊手术,做到今天早上600多,在科室值班房休息了1个小时左右,上午又坐了一上午门诊,没停一下后来住院测血压,血压188/108mmhg,立马给主任做了急诊手术,现在住进了医院的ICU,还不知道怎么样。

这名医生十分感慨,她认为医生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堪忧了,科室里患有高血压的医生一大堆,保不齐哪天因为太过劳累,血压又没控制住,就像主任一样突然脑出血了。她强烈呼吁,患有高血压的同行们一定要好好控制血压,再忙再累都要及时监测,以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无独有偶,9月初,据多家媒体报道,上海一名专治脑梗的主任医师也因过劳而出现了卒中,令人心疼。

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导李轶在视频中公布了自己的病情:大家好,我是李轶,我今年45岁,我也脑梗了。

专治脑梗的专家自己也突然脑梗了,同样是45岁,这种“医者难自医”的情况引发网友强烈讨论。根据李医生晒出的磁共振报告,显示确诊为“双侧额叶及放射冠区腔隙性梗塞灶也就是俗称的腔梗属于脑梗死的一种。目前他处于无症状状态,暂时不需要进行治疗。

李医生表示:“脑梗(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血管狭窄、抽烟喝酒、肥胖、过劳等但我别的因素都没有,唯一符合的就是过劳

据了解,他曾因过度疲劳引发间歇性失聪,经常半夜被叫去医院做急诊手术。有一次他高烧了一个星期,半夜来了一个偏瘫的急性卒中患者,他挑战身体极限,拖着虚弱的身体赶去医院做手术,只为了从死神手里把病人抢回来下了手术台,他自己也撑不住倒下了,被送进了抢救室。

他曾劝告各位同行,健康是第一位的,就算赚再多钱,一旦身体垮了,就都是零,感到不舒服就要立刻去检查,医者难自医,要自己重视自己。

医生过劳,轻则一身病,重则直接猝死

医者难自医,往往都是累的、拖的

“医生过劳”“医者难自医”“医生治不了自己的病”,好家伙,这一下子引起了舆论讨论。

97日,山东济南一名科主任现身说法,论述了医生群体目前的健康状况。他非常严肃地表示:“我科室医护加起来近30人,三分之二是女性,三分之一是男性,平均年龄在40岁。男的全部有慢性病,不是高尿酸就是高血压,两位男医生还有糖尿病;女性普遍乳腺有问题,今年体检这些女职工查出来宫颈腺囊肿的又有一大堆,还有几位因为宫颈问题做过微创手术。”

“他们也不过三四十岁,刚进科室时也都是身强体壮的小伙子小姑娘,工作几年后就弄出一身病,各种指标都异常,不知道为什么,难道当医生天生就更容易生病?思来想去可能就一条原因:过劳!我上个月连轴转,一下子不间断工作26个小时,好不容易回到家,一躺下去就感觉胸口发闷发紧,脑子发昏发懵,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什么好事,回医院一检查,心肌缺血,缺血灶非常明显,还好我及时治疗,又保养得体,这才没造成大的伤害。”

云南一名家长则表示:“我女儿也是医生,三天值一个班24小时,每次下班都不是正点,都得拖后2个小时左右。上一个24小时班回到家,她的脸色都不好看,灰蒙蒙的,她说值班的时候每次都是半夜2点以后才能睡一会,心里就是睡不踏实,总怕有患者家属或者护士过来敲门,有时真的很心疼女儿,她真的太累了!有一次她胃绞痛,随便吃了几粒药就继续做手术去了,也没时间去接受正规治疗,医者为啥难自医?都是没时间看病,硬拖的!

“我想告诉大家,医生的工作非常辛苦,他们给病人做手术要连续几个小时,甚至10多个小时,这是高精尖的工作,也是救死扶伤,我们一定要理解医生,尊重他们。”

医生过劳,轻则一身病,重则直接猝死。

近日,广州某医院90后肖医生,就因加班过度心梗猝死,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4 岁。

据了解,肖医生系安徽安庆宿松人,研究生毕业后带着治病救人理想扎根广州,入职一家大型肿瘤医院。在同事眼中,他是 “拼命三郎,连续 36小时值班、日做8台手术、凌晨3点写病历是工作常态。

重庆大三甲超9成医务人员体检指标异常!

医生过劳,受伤害的还有患者

医生过劳吗?各种数据显示,确实过劳。

2018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三级医院医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51.05 小时,二级医院医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 51.13小时。

2024819日,《第一财经》也曾报道,多名大三甲医院科室的医生每周工作时长基本在6080小时,也就是每天平均工作10小时以上。一名上海大三甲医院科室副主任告诉记者,医生放弃休假也不能获得经济方面的补偿。

此外,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与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也联合进行了一项针对全国各级医院1万余名医师的问卷调查。在工作强度方面,调研发现医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约为5.77天,工作强度极高。

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公报显示,医生工作量有所提升,几乎各级医院都是这样日均担负诊疗人次和日均担负住院床日都在上升。

国家卫健委都已明确医生工作量确实在提升,在如今编制紧缩、招聘收紧的情况下,医生过劳是肯定的!

医生过劳是明确的,最新研究则表示:医生过劳,伤害的不仅是自己的身体,伤害更严重的是患者!

近日,英国卫生服务安全调查机构(HSSIB)在最新发布的报告《员工疲劳对患者安全影响》中揭示了这一结果。

这份覆盖超过70万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员工的调查结果显示,过度疲劳不仅影响医护人员的个人生活和健康,还会导致他们在诊疗过程中犯错,对患者构成重大安全风险。

调查显示,医护人员常被安排长达1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轮班工作。与8小时轮班相比,长时间轮班(12小时及以上)会使医疗事故的风险显著增加。当连续上到第312小时或12.5小时的夜班时,从凌晨2点起就很危险,这个时候医生没有精力、脑力或心力去为患者做出正确的诊疗行为。

该报告还透露,过度疲劳已严重摧毁医务人员的身体,导致健康出现危机。

那么,如今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我们可以从国内近期刚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得出答案。

2024年末,检验医学与临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体检数据分析》的文章,揭示了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某三甲医院2021年及2022年医务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

通过比较,2021年该三甲医院参与体检23842373人检查出异常指标,占体检总人数的99.54%其中,195人检查出1项异常指标,380人同时检查出2项异常指标,511人同时检查出3项异常指标,1287人同时检查出4项及以上异常指标。

2022年该院参与体检24572446人检查出异常指标,占体检总人数的99.55%其中,188人有1项异常指标,359人同时检查出2项异常指标,445人同时检查出3项异常指标,1454人同时检查出4项及以上异常指标。

2022年为例,2022该院男性医务人员检出率排在10的异常指标依次为:UA升高、脂肪肝、甲状腺结节、LDL-C升高、血脂异常、肾囊肿、肝囊肿、肾结晶、抗-HBs阳性、TG升高2022年女性医务人员检出率排在前10的异常指标依次为:双侧乳腺增生、宫颈腺囊肿、甲状腺结节、宫颈糜烂、子宫肌瘤、UA升高、尿潜血阳性、LDL-C升高、脂肪肝、尿常规异常。

文中指出,医务人员存在较严重的亚健康问题,男性和女性医务人员所患疾病的种类与患病率各有差异,但都不容乐观,医生群体的健康状况必须立刻受到重视。

是呀,医生的健康状况什么时候才能受到重视呢?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上一篇:日本血吸虫图集欣赏...

下一篇:甲状腺眼病诊疗迎来突破,替妥尤单抗N01...